“冰立方”于2003年12月底开始筹建,2008年1月正式竣工。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家游泳中心的总建筑面积为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达到近15000平方米,它的长度、宽度为177米,高度为30米。在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之后,“水立方”便开始了向“冰立方”的转换。作为冬奥会的比赛场馆之一,“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的建筑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场馆内包括一块冰场和四条冰壶比赛场地,在经过严格施工和完善后,均达到冬奥会比赛标准。“水立方”变身“冰立方”,是世界上首个完成由智能化游泳池向冰场转换的场馆转变技术,也是冬奥会历史上场馆改造和重复利用的一大奇迹。
很多人都会好奇场馆如何成功实现水冰转换,据介绍,这种转换过程可不是把水冷冻成冰这么简单,而是一个全方位、全系统化的复杂工程。首先,需要在场馆中央搭建转换架构,并且安装精密、完善的制冰系统,这种制冰系统可以进行拆解和安装。其次,需要把游泳池里的水全部排空,再把钢结构支撑体系和混凝土面板安装完成,铺上制冰管道,经过多层结构的组合之后,才能够形成4条标准的冰壶比赛用地。最后,还需要通过系统运转和优化,对温度、湿度进行恒定,将冰面温度控制在零下4度左右,场地湿度不高于35%,才能够保证比赛完成。
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为了对“水立方”进行改造升级,设计人员还特意建立了一个实现冬夏场景转换的模型,让整个建筑调节功能更加灵活迅捷。而在场馆内部,还增设了空调、除湿等系统,目的是为了保证比赛场馆的正常气流运转和清新的呼吸环境,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对冰面的影响。这些环节的设置和调控,能够为北京冬奥会比赛期间和比赛结束后的水、冰场馆智能化、可持续性运营,提供了完善可行的技术支撑。与往届冬奥会相比,同样是冰壶比赛场馆,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和平昌冬奥会在消除现场观众声音干扰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当时,很多国家队参赛选手都吐槽场馆声音传输和消除噪音的滞后性。
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冰壶场馆则有效地解决了影响队员比赛的噪音干扰问题。2017年初,科研团队在“冰立方”进行了冰壶场地转换结构测试和冰面测试,而在去年年底,北京冬奥会奥运测试赛也在“冰立方”圆满结束。焕然一新的场馆、安静的比赛环境、完善的服务条件以及高标准的赛道,让国外选手赞不绝口。作为北京冬奥会外观最别致的一座比赛场馆,“冰立方”将再次成为世界观众瞩目的焦点。在这座造型精巧、外观如同冰晶状的立方体中比赛,想必所有运动员都会发挥出最佳水平。对于“水立方”变身“冰立方”,你是否被震撼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