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17日讯?《体坛周报》发文谈到了大连人主教练谢晖的新闻发布会及媒体采访时的特点。
中超联赛仅仅踢了四轮,谢晖参加新闻发布会,逐渐也成了球迷期待的时刻。谢晖当时在德国踢球,赛季前他们需要接受过如何接受媒体采访的专门训练。足球有明显的媒介属性,职业球员不仅需要踢好球,也需要学会向媒体表达,让公众更了解自己和球队。另外,谢晖在德国踢球的时候,他发现教练是不会轻易叫暂停的。谢晖的解释是,一个前锋在队内训练赛中没有进球,其实不需要教练暂停训练去指导他。球员自己会思考为何没进球,下一次球员就会去改进。他发现德国教练所要做的就是让训练更加接近实战,提高对抗强度和节奏。所以,以赛代练的观点,与他自己在德国踢球所积累的经验也是有关的。
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谢晖退役后在申花做发言人的时候,他的发言似乎没有现在这么精彩呢?其实,熟悉谢晖的人都知道,他一贯都是很会说,也很愿意表达观点的。只能说,做新闻发言人的谢晖,并没有足够的表达的自由,他需要说俱乐部需要说的话。谢晖现在不仅是会说,还能自由地说,与大连人俱乐部对他的信任一定是分不开的。
中国职业联赛几十年的历史,也不乏能说会道的教练。但,遗憾的是教练赛前赛后答记者问环节更像是走过场,过于平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教练面对公众发言经常还是有太多的顾忌。有的外教虽然敢说,但遇到一些所谓的敏感问题,俱乐部的翻译会把他们精彩的言论给“阉割”了,避重就轻词不达意的翻译并非个案。殊不知,翻译们在他们自认为必要的时候,故意不如实翻译教练的话,以此避免主教练给自己和给俱乐部惹麻烦,这看似“好心”的举动,不仅可能是违背了职业道德,更是拉远了俱乐部与公众的距离,最后的损失还是俱乐部甚至整个中国足球。
?其实,在遵守中国足协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自由的、有质量的教练答记者问,是俱乐部塑造良好公众形象,拉近与球迷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当然,言多必失也不是没有道理。相信,只要是凭着职业的良心去说话,不是故意去挑战足球的规则,即便教练们说得有争议,听众也应当会辨别包容的。从谢晖的这些赛前赛后的答记者问可以看到,其实很多时候谢晖也只是说了一些现代足球的常识。外界对谢晖的答记者问如此感兴趣,说明中国足球需要普及的常识很多。中国足球应该给那些愿意坦率分享其足球思想的教练更多的包容。中超,显然能够在普及现代足球常识上贡献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