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翊鸣能够在这届冬奥会上如此“吸粉”?
年轻,就要张扬个性。
他在创造中国冬奥历史的这一天所展现出的一切,已经给出了答案——为了梦想坚持不懈,面对胜败从容淡定,言行得体又充满个性,懂得在追求极致的过程中享受快乐。
苏翊鸣赢下的这枚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的第六枚金牌,创造了中国冬奥的历史最好成绩。这枚“改写历史”的金牌背后,是苏翊鸣这样的“00后”运动员,给中国体育带来的巨大惊喜。
苏翊鸣征服首钢大跳台。
个性鲜明却不失风度
“为什么你在最后一跳会选择以一个如此简单的动作来完赛”“之前你说希望挑战一下最难的动作为什么没有做”“处于什么考虑放弃了想更高难的动作挑战一下”……
从赛后的混合采访区到新闻发布会,不少记者都提出了这些类似的问题,他们都很好奇苏翊鸣最后一跳的选择。
按照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的规则,在三个动作中,每个选手的最终成绩是取最好的两个成绩相加来计算。苏翊鸣在前两跳已经锁定冠军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尝试去挑战一下曾经做到过的1980度转体。 毕竟,他在赛前就说过,“我会在决赛拿出我最难的动作”。
“对我来说,我比了两场决赛。不管是之前的预赛还是今天的决赛,大家都展示出了全部的实力。在决赛这个最后一跳之前,我确实在准备1980(转体)的动作,这也是我的计划。”
“如果前两跳我的分数不够去赢得金牌的话,我会尝试1980度转体。但当我知道我夺冠了,我只想去享受这个瞬间,用我最想做的动作,滑下去。”
苏翊鸣提前庆祝胜利。
苏翊鸣的回答很直接,用他的说法,他在之前的每一跳中全神贯注,眼里只有起跳台和落地坡,当他可以真正“享受比赛”的时候,他希望能够去欣赏和感受这条赛道的风景和魅力。
“我知道我的父母来看我的比赛,所以我在第三跳滑下去的时候,眼睛就一直看着他们,视线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差点都撞在护垫上。”
苏翊鸣的这番话充满了属于“00后”的个性,而这种“我更希望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态度,也让人想起了几天前同样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他的好友、18岁的谷爱凌回应外媒时的答案。
“我只是希望享受我自己的生活,我并不在意别人是否满意,我在用我的声音,在与我相关方面带来尽可能多的积极改变……我不打算浪费时间在没有受过足够教育的人身上,他们可能永远体会不到我有幸每天享受的喜悦、感激和爱。”
“所以有人不相信我或者不喜欢我,那这是他们的损失,他们也成不了奥运冠军。”
鲜明的个性,是苏翊鸣和谷爱凌在赛场上下的标签之一。或许这也和滑雪这项运动有着一定的关系,就像苏翊鸣所说,“滑雪是一项非常风格化的运动,可以展现每个人的个性。”但在释放出个性的同时,苏翊鸣也不失风度和得体。
在混合采访区里,为了不打扰其他选手采访,他会等在一旁直到别人的采访结束才继续前进;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会在结束后留下一句“谢谢大家,辛苦了”。
也正是这些得体大方的言行举止,才让苏翊鸣的鲜明个性显得更加宝贵。
现场观众见证苏翊鸣领奖。
“努力永远不骗人”
苏翊鸣确实不需要再用单板滑雪世界里顶级难度的转体1980去证明什么了。就在这场汇聚了世界上最好单板滑手的比赛中,苏翊鸣是唯一一个两次成功完成转体1800的选手,这已经足以证明苏翊鸣的天赋和能力,以及他在面对巨大压力是的心态调整能力。
“这样的表现,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瞬间,证明我过去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在这段童话般的冬奥之旅背后,苏翊鸣付出了不少同龄人都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
他曾经一周之内滑坏过四块雪板,然后在过去几年几乎把所有的寒暑假时间都投入在训练中,而高强度的训练也时常给他带来严重的伤病。
苏翊鸣身披国旗。
“我滑雪受过很严重的伤病,尤其是在过去四年,当我去挑战一些新动作的时候,肯定都存在风险。”2017年,苏翊鸣就在训练跳台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小腿骨折,他自己说,经历伤病时,最困难的不是身体上的恢复,而是要克服受伤之后所带来的的心理上的恐惧。
不仅如此,学习和挑战高难度的过程,也同样是无比艰辛,“有时候我会用很长时间去克服一个动作,就像我今天做的这几个动作,之前也遇到过非常大的困难,曾经在训练中我都练好了这些动作,但是发现在雪上却做不了,这个心理上的打击特别大。”
但不管是身体上的伤病还是心理上的挫败,苏翊鸣都坚持过来了。苏翊鸣说,这源于一份纯粹的热爱,“我在单板滑雪上可以体会到其他项目从来都体会不到的快乐。”
就像苏翊鸣的偶像——马克·麦克莫里斯在经历了重伤甚至一度进入ICU的情况下,依旧没有放弃滑雪。
“我自己领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努力永远不会欺骗人’。”苏翊鸣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在北京冬奥会之前,他就在大跳台世界杯美国斯蒂姆博特站夺冠,并且成为单板滑雪历史上首个完成内转1980难度的选手,甚至获得了吉尼斯纪录的认证。
“我完全专注,并且努力付出我的全部,去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
苏翊鸣和帕罗特惺惺相惜。
格局和视野
其实在苏翊鸣赢下这枚对于中国冬奥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金牌之前,他就已经颇具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