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 南斯拉夫 萨拉热窝
1984年2月8日-2月19日
49个国家1272名运动员参加,6大项10分项39小项
这是首度在社会主义国家举办的冬奥会,而他们此前已经拥有成功举办包括高山滑雪世界杯和锦标赛等大型冬季运动赛事的经验。
虽然在这届冬奥会的开始阶段因为气候条件影响发生了一些状况,并导致高山滑雪赛事不得不延后4天进行,但总体来说,这届冬奥会被广泛视为一次巨大成功。自此,南斯拉夫国内开始大力开展起冬季运动。但在1992年爆发的波黑战争严重毁坏了这座城市的冬奥会建筑设施,有些场馆此后得到修复,但更多的从此被废弃。
第十五届 加拿大 卡尔加里
1988年2月8日-2月28日
57个国家1423名运动员参加,6大项10分项46小项
许多年以后,当人们谈起加拿大史上举办的第一届冬奥会时,他们将会想起的是日均17℃的高温。当一波猛烈的奇努克风吹过卡尔加里这座山城,不仅带来了创纪录的高温天,也完全搅乱了室外赛事的日程。一些项目被延后,因为强风会给运动员带来危险性;一些场馆则不得不使用人工造雪设备。这也是冬奥会史无前例第一次将所有高山滑雪项目放在人造雪上进行。在不合时宜的天气以外,这届赛事还因奥地利滑雪队队医约尔格·奥博哈尔(Joerg Oberhammer)的惨烈死亡而笼罩上一层阴影。2月25日,当他和一名滑雪运动员发生冲撞后,被撞进一台压雪车底下,当场被碾压致死。类似的死亡事件在冬奥会历史上不止一例。
虽然发生了这些意外,此次冬奥会对于提升卡尔加里在世界舞台的形象仍然起到了关键作用。8.29亿加元的巨资被证明没有白花,5座新建的场馆此后每年都被用于举行各类雪上运动赛事,而加拿大也从此被视为冬奥会最佳举办国之一。
第十六届 法国 阿尔伯特城
1992年2月8日-2月23日
64个国家1801名运动员参加,6大项12分项57小项
这是法国第三次举办冬奥会,而这届冬奥会的申办城市达到了创纪录的7个,其中包括曾举办过冬奥会的科尔蒂纳丹佩佐以及风景壮美的贝希特斯加登,这座小城以希特勒的“鹰巢”而得名。阿尔伯特城虽名不见经传,但它的领先优势是惊人的,他们获得了51票,而第二名的索菲亚仅获25票。
阿尔伯特城其实地理位置绝佳,至少被7座叫得出名字的大山环绕,非常适合举行冬季运动。但举办冬奥会的经历并没有将此地发展成一座旅游城市,它的支柱产业仍为工业。
这也是冬奥会和夏季奥运最后一次同年举行,同时,观众也目睹了一些政治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参赛国的变化:柏林墙已于1989年末倒塌,德国终于得以作为统一国家参赛。而从前南斯拉夫分裂出来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首次作为独立国家参赛。
第十七届 挪威 利勒哈默尔
1994年2月12日到2月27日,67个国家1737名运动员参加,6大项12分项61小项
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座城市,不要紧,记住它是所有举办过冬奥会的城市里最接近北极圈的就行。
第十八届 日本 长野
1998年2月7日-2月22日
72个国家2176名运动员参加,7大项14分项68小项
长野也是实惨,此前两次申奥,都在国内选拔阶段就败给札幌。
这座地处北纬36度的城市,也是北半球的冬奥会举办地里最南端的城市。长野是座多山的城市,常年多降雪。他们当时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交通问题。奥运村距离市中心7公里,赛场又比较分散,且多只有一条路通向外界,容易导致严重的交通堵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决定将新干线网络延伸到长野,长野新干线就是在冬奥会开幕前5个月通车的。
第十九届 美国 盐湖城
2002年2月8日-2月24日
78个国家2399名运动员参加,7大项15分项78小项
这是一届尚未开始便已笼罩在丑闻中的冬奥会:在获得主办权前,盐湖城已经申办了四届冬奥会,每次都只能陪跑。1998年突然爆出丑闻,多名国际奥委会成员被指控收取盐湖城申奥代表团的礼物。调查最终导致涉事的国际奥委会成员被开除,而盐湖城申奥委员会也更换了主席。
作为911事件后在美国本土举办的第一项大型国际赛事,本届冬奥会全面提升了安保规格。
这也是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成立后的第一届冬奥会,多名运动员因未能通过药检而被取消比赛资格。
第二十届 意大利 都灵
2006年2月10日-2月26日,80个国家2629名运动员参加,7大项15分项84小项
在爆出过此前的申奥丑闻后,国际奥委会改革了投票程序,都灵是新程序启动后产生的第一个冬奥会举办城市。这也爆了个大冷门,此前瑞士锡永当选的呼声是所有城市中最高的。
这是意大利第二次举办冬奥会,意大利人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也可被视为对于罗马此前痛失2004夏季奥运会举办权的某种补偿心理。在火炬传递中,各路名流齐聚一堂,当时已72岁高龄的乔治·阿玛尼也兴致勃勃地跑了一程。而都灵冬奥会口号“激情在这里燃烧”无疑是对于民众热情的最高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