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小威时代,女子网坛一度呈现出了百(hun)花(luan)齐(bu)放(kan)的局面。但随着巴蒂在2019年登顶世界第一以来,她已经连续三年牢牢地把持着世界第一的位置。本届澳网巴蒂又以大热的姿态夺冠,观众似乎太久没有经历这种女单冠军“无悬念”的感觉了。
当然,在巴蒂表现出众望所归的统治力时,我们也听到了一种声音:网坛技术流回归主流了,巴蒂拯救了网坛云云。这话乍一听没毛病,巴蒂拥有细腻的手感、反拍切削无论旋转还是节奏都富于变化,各项技术亦非常全面。
然而你也要看到巴蒂的打法其实非常“男子化”。她的一发经常时速超过180公里,正拍的小臂卷带能带出非常快的拍头速度,击球非常厚重有穿透力。昨天巴蒂在同科林斯的正拍相持中占据了显著的上风。这样出众的力量素质被归于“技术流”似乎是被她1米65的身高蒙蔽了。
但这种误解其实和当初人们对小威的误解如出一辙。当年威廉姆斯姐妹横空出世的时候,人们惊呼力量网球的时代到了,女子网坛要被小威的力量给毁了。这个时候人们又只看到了小威的力量,却没有看到她精致而全面的技术。
所以与其说是小威毁掉了女子网坛,不如说这种误读给了之后二十年的女子网坛一个相当错误的信号。人们过度崇拜力量,打法单调但是蛮不讲理的“乱抡女”被越来越多地制造出来。
不得不说这种类型的女选手还特别符合经纪公司的资本快速逐利模式:产品制造流程高度标准化,培养成本低廉效率高。批量制造后能有一两个成材的就能迅速榨取价值,轻松覆盖整体成本,失去价值的球员被果断抛弃。在这样的情况下,那又有多少人去仔细雕琢一名球员呢?
而那种粗糙但强力的选手,碰上自己手风特别顺的时候见神杀神,又可能一路爆冷夺冠。但下一站比赛可能立马就会早早出局,甚至有些人一鸣惊人之后就像流星一样迅速消失不见。这样的选手如果数量不多还可以作为黑马让大家看个新鲜,但当其变为大多数的主流,就会彻底搅浑网坛的水。
不得不说女子网坛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过去几年可以说是WTA没有真正球星的年代,你方唱罢我登场,但谁都无法在聚光灯下站太久,女子网球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大幅缩水。
但巴蒂带来了一股拨乱反正的清流。巴蒂其实十五岁就开始崭露头角进入了世界前200位,但之后竟然去打了一段时间的板球。她当时解释自己离开网球的原因是:从小就开始旅行,想要像一个正常的少女一样体验生活,有一些正常的经历。
但或许重新选择网球之时,巴蒂已经没有了那种被批量制造时的急功近利,对网球有着更多主观能动性吧。她在16年回归网坛之后稳步蹿升,仅用三年时间就赢得了大满贯,并打造出了一个相当全面的自己。
她丰富的武器库和周密的战略战术安排是时下那些粗糙的“猛女”们所缺乏的,但是她强大的发球,正手一拍制胜的穿透力也是辛吉斯、拉德万斯卡等技术流最渴望拥有又求之不得的。甚至对比三十年前纳芙拉蒂诺娃、格拉芙的切削,巴蒂现在还可以在反拍需要强相持时用双反抽球加快节奏。
所以仅仅把巴蒂归结成技术流是稍有失偏颇的。同理她和小威,还有那些真正经受时间考验的伟大冠军,几乎都是全面的代名词。力量和技术,互相成就,缺一不可。
现代网球发展到如今的高度,其实是不容选手有任何短板的。就像本届澳网纳达尔能在伤愈复出不久不被大家看好的情况下杀入决赛,和他对发球短板的改善密不可分,当然纳达尔职业生涯后期的几次再爆发,也都跟发球的提升有关。
展望男单决赛,纳达尔的发球状态将会是他想要冲击21冠的重点,当然梅德维德夫在登顶世界第一机会面前的心态,也将是比赛的重大变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