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会服务保障的高水平,是冬奥会成功举办的关键因素之一。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张家口赛区,一支支训练有素的服务团队严阵以待,全程护航,确保交通、安保、住宿、餐饮、医疗等工作良好运行。
他们中,有的是“电靓冬奥”的电力保障者,在场馆内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零差错保安全;有的是兼具滑雪和医疗技能的医疗保障者,为运动员提供第一时间的雪上救护;有的是受过专项培训的志愿者,从赛事服务到后勤保障,从比赛现场到奥运村,提供“最专业”的服务。
“4分钟内到达运动员身边”
1月3日,在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北京冬奥滑雪医疗保障队进行了冬奥会开幕前的最后一期滑雪救援演练。
医疗保障是安全办赛必不可少的一环。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小儿骨科副主任李亚洲,是北京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云顶队队长,也代表着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
进入云顶队之前,李亚洲是一位有着8年雪龄的滑雪爱好者,参加训练后,他逐渐意识到,真正的救援需要专业的滑行技巧。和日常滑雪运动中追求速度、美观不同,他们要在特殊工作通道中做到快速的同时确保稳定和安全。
根据国际雪联规定,赛时如果发生运动员摔伤事故,医疗保障队员必须在4分钟内到达运动员身边,做伤情评估和急救处理。
“4分钟内到达运动员身边,10分钟清场是对救援队的基本要求。”李亚洲说,“出现伤情,赛道两侧NTO(国内技术官员)首先汇报情况,待裁判长发出‘暂停比赛,救援队进场’的指令后,就近点位滑雪医生随即携带装备出发,真正留给救援人员滑行抵达的时间也就半分钟左右。”
作为测试赛调度组长,4分钟的时间内,李亚洲需要快速反应,根据手台信息确认运动员受伤的位置靠近哪个FOP点位(比赛场地医疗点),准确通知最近的滑雪医生快速进场,对受伤运动员进行验伤、救治。
没有缆车,没有雪橇,也没有摩托,李亚洲和队员们要踩着滑雪板,背着15公斤急救背包,快速滑到运动员身边。“这就需要把滑雪练得跟平时走路一样。”李亚洲说。
2021年11月22日下午,测试赛比赛的前一天,云顶医疗救援队按计划和雪场巡逻队在运动员赛场集合,提前查勘雪道和熟悉FOP点位。
当天,赛场体感温度在-30℃左右,风速7-8级,能见度极低,面镜、头罩都已结出雪霜,摘下手套拍摄视频十几秒手指便被冻得麻木、失去知觉。雪场压雪车仍在作业,工作雪道极不平滑,跟着巡逻队摩托车的灯光滑回医疗站已是华灯初现。
赛前时间紧迫,但李亚洲和队员们冒着风雪,成功进行了运动员重度损伤演练。
2021年11月27日的测试赛比赛过程中,赛场运动员出现伤情,接到指令后,医疗救援队迅速反应,第一时间通知第4点位滑雪医生,经过与巡逻队通力合作,圆满完成医疗救援任务,得到了国际雪联的高度赞扬。
“这次测试赛,滑雪医生收到命令从FOP到抵达百米外的受伤运动员身边,仅用了十几秒。”李亚洲说,“从滑雪技术上来讲,现在云顶队所有队员都通过了测试,保证4分钟内背负急救背包到达运动员身边,确保赛时保障工作万无一失。”
“实现冬奥会从延庆赛区到张家口赛区转场只需一小时!”为了这个承诺,太子城收费站组建了一支“冰凌花”冬奥服务团队。
之所以取名“冰凌花”,是因为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下除雪,大家的帽子、睫毛上常会凝结出一个个冰凌花。
“2021年11月22日是测试赛参赛队伍报到日,太子城收费站迎来首支冬奥车队。这是第一次正式‘考试’。”“冰凌花”冬奥服务团队成员孔雪说。
“奥运车辆经过上一个服务区时,太子城收费站就能监测到车辆信息。”孔雪介绍,按照制定好的通行方案,太子城收费站提前做好奥运保障车辆和社会车辆分离,奥运保障车辆通行奥运专用车道,社会车辆通行103、104车道,确保专车畅通。
“以往车辆通过高速收费站时,无论是ETC车道还是人工收费车道都会有短暂的停留,我们要把这个时间给节省下来。”孔雪说,“我们手动抬起冬奥专用车道栏杆,车辆行驶至收费站可以车速不减、车辆不停地快速通过。”
“哪个环节都不能有纰漏”
2021年12月1日,“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场馆电力副经理肖寒和同事穿梭于供电设备之间,开展常规巡检。他们每天从半山腰爬到山顶,往返于裁判塔及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顶端,每两小时巡检一次,一天要走约6公里。
肖寒是唐山供电公司最早被派往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场馆开展保电工作的员工之一。自从来到冬奥赛区,他就将自己的微信名片加上了“跳台NRG(电力领域)”。
“雪如意”在2021年11月进入用电保障阶段。负荷摸排是“雪如意”电力保障团队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当时崇礼地区的日平均气温为-20℃,肖寒和同事坚持每天巡检场馆沿线配电设备3-4次。
“‘雪如意’内部一共有325个房间,冬奥会赛时每个房间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我们都必须心里有底。”肖寒说,电力保障团队正在对“雪如意”内部房间进行永电部分的负荷摸排和处缺。临电部分建设完成后,他们也开展了临电部分的负荷摸排。所有的摸排数据,都将录入智慧监测系统。
肖寒介绍,冬奥赛事保障用电要求非常高,“裁判计时、赛事照明、媒体转播,哪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哪个环节都不能有纰漏。”
“雪如意”电力建设过程中,采用了ATS(自动转换开关电器)、UPS(不间断供电电源)等多种高科技供电技术,以确保这个标志性工程“零停电”,甚至是“零闪动”。
“即便出现停电,场馆特别重要电力转为电池供电,实现永不断电。”肖寒说,“冬奥供电必须安全可靠,这不是口号。”
2021年12月17日,崇礼核心区奥运村消防站的队员们在进行日常巡逻。
随着冬奥脚步的临近,张家口赛区的消防保障工作也进入了冲刺阶段,消防部门加紧巡查各个场馆、修订灭火救援预案,并进行相关实战演练,全力保障冬奥消防安全。
“我们要求在三天内熟悉和掌握建筑物内所有建筑结构,做到蒙着眼都不能走错房间。只有这样,当火灾中出现浓烟导致视线受阻时,我们才不会迷路。”奥运村消防站指导员邹瑞说,为确保实现目标,每次建筑熟悉工作结束后,站里都会随机进行抽查,被抽查的消防员必须画出每层建筑的房间布局等,还组织消防员蒙眼进入建筑内部进行现场实操。
所谓建筑熟悉,就是消防员对建筑层数、结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消防控制室人员值班和设备工作情况、强(弱)电井线路敷设和封堵情况、末端供水压力、水泵接合器数量及位置等涉及灭火因素进行熟悉,并制定灭火预案,即便日后出现消防员更换也有预案可供参考。
邹瑞告诉记者,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云顶场馆群进行的一次消防救援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