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男冰历史上首次登上冬奥会的赛场,世界排名32位的中国队在家门口挑战同组世界排名第1、第4、第5名的加拿大队、美国队、德国队。对于这样的中国男冰,站在冬奥赛场的一分一秒都值得珍惜。
冬奥会开幕式,父亲英达盯着电视从人群中寻找儿子英如镝,他评价这一刻是自己的“人生高光、辉煌瞬间”,然后在朋友圈写下:“我们花了20年时间,把你送到这里,孩子看你的了。”
一个项目的历史,一个家庭的嘱托全都聚焦在了24岁的英如镝身上。
即便是在冬奥会的节点,搜索英如镝,最火的十个词条里,只有一个和他的“本职”冰球有关。练了十多年冰球、每天泡在冰场,打进KHL中国本土球员的第一粒进球,国家队的主力…这些汗水注来的标签,仍然没有他的家庭甚至是父辈的八卦,更吸人眼球。
有人说,因为父亲的缘故,英如镝从拿起球杆开始就是中国“最有名”的冰球运动员。可18岁就签下职业合同,如今站上最高水平赛场的英如镝说,“幸亏我练了冰球,这意味着我沾不到他们的光,在场上,可没人因为你爸是英达就让你三分。”
01.不用沾父亲的光,“冰球是我自己闯出来的一条道”
因为北京冬奥会,英达收到了好几份有关儿子的工作邀约,解说、采访、连线,把英如镝送上冰场的20年后,父子俩“主角和配角”的关系终于倒了过来。
父亲英达,是英如镝永远无法甩掉的标签。不可否认,在英如镝刚开始学冰球那会儿,这还是项“烧钱”的小众运动。
“全北京市内找不到卖冰鞋的,也没有卖冰球护具和装备的。冰场就那么几块,打冰球的孩子还要专门隔开。”一般家庭的收入,连基本的装备、场地费、课时费都供不起。
几个“冰爸”撮合着搞起了第一届北京市青少年冰球联赛,一共就4个队,观众只有各家家长,当场媒体都是冲着“英达老师”的面子去采访的。
英如镝在微博分享过一张小时候练球的照片,父亲英达蹲在地上细心地给他系鞋带,他调皮地写道:“这个孩子是谁我不知道,但是给他系鞋带儿的跟班是英达。”
英如镝从不排斥在提问里提到父亲,他给父亲英达的定位是——一个普通的疯狂家长,我的疯狂粉丝。
英如镝的冰球之路上,英达扮演的角色包括家长、厨师、司机、助理,当然还有最关键的,出钱。英如镝说,“打到9岁,国内没球打,只能出国找更高水平的。那个时候只有我妈跟着我在美国,后来妹妹也来了美国练球,我爸一个人留在中国守家。” 为了练球,一家人搬迁数十次,英达有几年没有拍戏,专心陪在儿子身边。
冰球这项男人的运动给了英如镝很多实打实的变化,“冰球改变了我的生活、性格,我可以很勇敢地面对伤病、挫折。你看,我现在这么高、这么壮,如果不打冰球,我也不会有今天这种身材。”更重要的,作为演艺世家里走出的运动员,他不用被说是“沾了父亲的光”,“冰球意味着我没靠爸爸的身份出名。当冰球运动员是我自己闯出的一条道。”
他也知道,想要彻底在这条道上达到父亲在演艺界的光芒,并非易事。“开始打球的时候,新闻都会写,英达儿子表现怎样。我理解他们这么写,说明本身我的名字所带来的吸引力还不够多,我自己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如果有一天我足够有名了,就不会这样叫了。”
“我现在反而觉得我父亲会被我的工作、标签影响了,几天不看球他也会觉得不舒服。”英如镝说。
02. 英家的两次“冒险”:放弃钢琴和放弃大学
冬奥会的运动员信息系统里,英如镝的资料是整个中国男冰最长的一个——光是家族背景就有五行。父亲英达、祖父英若诚、曾祖父英千里、曾曾祖父英敛之……祖辈各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
英如镝“冒险”的选择,大概有两次,一次是放弃钢琴选择更苦、更“危险”的冰球。一次是放弃读书、上大学,当职业运动员。
三岁生日那天,英达的一个朋友来家里做客。为了给小如镝庆生表演了一段钢琴,当时如镝就觉得钢琴好玩,开始学琴。四五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在北京市的各级比赛里获奖了,直到9岁出国打球,他只能放弃了继续学琴。
现在,英如镝的家里,钢琴还被摆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上,休赛期没事儿的时候,还会练上几曲儿。而书房里,也挂满了各级的钢琴奖状。
一个文艺之家,就这么破天荒地决定培养一个运动员。
同一年,三岁的英如镝跟妈妈在北京国贸逛街,看见了商场里的冰场,就想学滑冰,一上冰老师就夸他“比别的孩子更敢滑”。
“从小到大,我有过很多爱好,但没有一个可以超过冰球。在我9岁那年,一手摆着钢琴,一手摆着冰球,我是不可能选择钢琴的。”
2016年,北京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成立,中国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职业冰球俱乐部。这也让英如镝放弃了本来在北美大学校队,一边读书一边打球的计划。
父亲英达和母亲梁欢都是北大毕业,放弃读书这个决定,一家人商量了很久。“他们认为学历跟学问不是一码事,我也相信只要是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任何时候我都可以去学。但回家打球的机会,好像天上掉一馅饼,你不可能不捡的,当时真的机会太好了!”英如镝回忆。
当同龄人在朋友圈晒校园、毕业照时,英如镝有时也会感觉落寞。“经常听人说大学是一个人最美好的经历,什么宿舍情谊、校园恋爱,这些对我来说都是空白的,有时候会感觉孤独。”
所谓冒险,自然要伴着放弃、付出。
03. 18岁实现经济独立,“钱都攒了下来,将来想读摄影系”
英如镝的爷爷英若诚是翻译家。说来也巧,小时候如镝赚的第一笔钱也是当翻译,当时给来访的冰球训练营客串翻译,赚了200元“外快”。他把钱裱到了相框里,挂在了书房的墙上。
18岁签约俱乐部后,英如镝已经实现了经济独立,不再张口管父母要钱了。身边的同龄人里,办到这一点的,他还是第一个。
这份高额合同背后,同样蕴藏着风险。第一个职业赛季,他的记忆只有“丢脸”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