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足球图库!
当前位置:主页 > 星岛综合 >
改成五盘三胜后,女子网球也会诞生史诗级的比赛吗?
时间:2022-02-08 21:12   来源:足球图库

今年澳网女单决赛,巴蒂6-3/7-6(2)直落两盘战胜了柯林斯,耗时67分钟,双方总得分为131分。


今年澳网男单决赛,纳达尔2-6/6-7(5)/6-4/6-4/7-5五盘战胜了梅德维德夫,耗时324分钟,双方总得分为370分。


改成五盘三胜后,女子网球也会诞生史诗级的比赛吗?


男女球员奖金相同,观众票价相近,但呈现的比赛却相差甚远。今年澳网男单决赛与女单决赛耗时比是4.8:1,总得分之比是2.8:1,以上数据反映了男女决赛的巨大差异。


反映差异的不仅仅是数据,观众的体验也是评判这两场决赛的重要依据。男单决赛几乎满座,观众们一直看到凌晨1点钟,这被称为一场跌宕起伏的、史诗级的决赛。


改成五盘三胜后,女子网球也会诞生史诗级的比赛吗?


女单决赛的上座率与男单决赛差不多,这与澳大利亚本土球员闯入决赛有很大关联。单单就比赛过程和精彩程度来说,女单决赛比男单决赛寡淡许多。就算放眼整个网坛,女子网球也很少有堪称史诗级的比赛。


女权主义者要求男女平等,而男权主义者则认为男子在大满贯比赛中已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他们付出了更多的体能、贡献了更精彩的比赛、吸引了更多的票房,却拿着与女子球员相同的奖金。


改成五盘三胜后,女子网球也会诞生史诗级的比赛吗?


很多年前,有人提出大满贯女子比赛也改为与男子相同的五盘三胜制,或者是男子比赛也改为与女子相同的三盘两胜制。今年澳网男单决赛再次证明,男子比赛改为三盘两胜制几无可能,因为三盘两胜制几乎不可能产生史诗级的比赛。


自1978年克里斯·奥尼尔夺得澳网女单冠军以来,澳大利亚已经有44年没有本土球员夺冠了。因此,今年澳网女单决赛,澳大利亚球迷更期望的是胜利而不是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的比赛。问题是,如果考虑到这是大满贯决赛,那就不应该只考虑输赢,比赛的精彩程度和对抗水平同样也很重要。


改成五盘三胜后,女子网球也会诞生史诗级的比赛吗?


澳大利亚本土球员巴蒂直落两盘赢得了比赛,如果有机会再打一盘,柯林斯会上演纳达尔那样的逆转吗?我们永远不知道答案,因为她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尝试。


大概是紧张或是疲劳,柯林斯在决赛开始阶段显然没有及时进入状态,就像男单决赛中对阵梅德维德夫的纳达尔那样。柯林斯在第二盘才找回了状态,她一度以5-1领先,其后巴蒂将比分追到了6-6,最终通过抢七终结了比赛。


改成五盘三胜后,女子网球也会诞生史诗级的比赛吗?


连输两盘之后,柯林斯再也没有扳平比分的机会。这再次说明,三盘两胜制让比赛少了波折,观众和球员似乎还意犹未尽,比赛已经结束了。巴蒂赢得了比赛,观众起身欢呼,但紧张刺激程度远不及一天后的男单决赛。


不过,五盘三胜的男子比赛并不总能给观众带来惊喜和刺激。去年澳网决赛,德约科维奇短短113分钟就击败了梅德维德夫,观众还没看过瘾,比赛就匆匆结束了。毫无悬念、没有波折、一边倒的比赛相对比较乏味,买票的观众不是来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屠杀,而是为了看一场激烈的厮杀。


改成五盘三胜后,女子网球也会诞生史诗级的比赛吗?


当然,女子比赛也并非总是90分钟内的速战速决。比如去年的温网女单决赛,巴蒂用了近两个小时才战胜了卡·普利斯科娃,这是过去9年来温网女单决赛第一次打到决胜盘。去年速战速决的澳网男单决赛很少见,而去年耗时较长的温网女单决赛同样也很少见,这正是男女大满贯赛事的最明显区别。


女子比赛很少出现史诗级的比赛,不仅与三盘两胜的赛制有关,还与参赛的球员有关。自小威统治力下降之后,女子网坛呈现非常开放的竞争格局。自2019年9月美网决赛以来,巴蒂和大坂直美是仅有的两名参加过一次以上大满贯决赛的选手。


改成五盘三胜后,女子网球也会诞生史诗级的比赛吗?


很多女球员是第一次打入大满贯决赛,她们在赛前更容易紧张且准备不充分。比赛开始后,她们通常需要时间来适应比赛,而她们刚刚适应或是刚进入状态不久,比赛就已进入尾声。


一些女子球员也希望能将赛制改为五盘三胜,而这么改显然会带来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女球员体能消耗更大,到最后阶段更容易出现体能不足或伤病;二是耗费的时间增多,赛程安排变得紧张。


改成五盘三胜后,女子网球也会诞生史诗级的比赛吗?


那么,折中的方案就是,大满贯第一周女子比赛仍采用三盘两胜制,到了1/4决赛开始改为五盘三胜制,赛程安排和球员体能储备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毕竟大满贯比赛球员是打一天休息一天。


这样改革之后,男女平权的争议也将减少,并且女子比赛也可能出现史诗级的比赛。


改成五盘三胜后,女子网球也会诞生史诗级的比赛吗?

上一篇:谁能不爱羽生结弦?采访结束,他给记者们鞠了一躬     下一篇:美国运动员被中国志愿者感动落泪,赵立坚:所有的爱因北京冬奥会而相聚